明溪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于印發《明溪縣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局屬各相關股站,各有關單位:
根據省安委會《福建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省消安委《福建省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省住建廳《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三明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全市城管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溪縣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文件要求,結合我縣實際情況,現將《明溪縣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抓好落實。
明溪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2024年3月25日
明溪縣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
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夯實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安全生產基礎,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按照省安委會《福建省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省消安委《福建省消防安全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省住建廳《福建省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三明市住房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三明市城市管理局全市城管領域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明溪縣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等要求,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通過三年治本攻堅,使我縣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各生產經營單位統籌發展和安全生產的理念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體系進一步健全,消減重大安全風險、消除重大事故隱患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增強;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從業人員安全素質顯著增強,安全生產信息化智能化管控能力有效提升,普遍建立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隱患責任體系,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得到切實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得到切實提升,重大事故隱患動態清零;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一)全面加強城鎮燃氣安全管理。
2024年,一是持續推進整治攻堅,組織重點排查內容“回頭看”。2024年6月底前,完成企業是否依法依規經營、是否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管道燃氣企業特許經營協議是否履約的“回頭看”。二是深入開展城市燃氣管道“帶病運行”專項治理,組織管道燃氣企業全面排查燃氣管道老化或帶病運行、燃氣管道被違規占壓及穿越密閉空間等“問題管網”,加快推進老舊燃氣管網改造,落實燃氣管道第三方施工保護各項措施,確保燃氣管道安全運行,確保管道違規占壓動態“清零”。三是組織開展燃氣廠站全覆蓋深度徹查。組織3月底前完成全縣燃氣廠站、供應站全覆蓋深度徹查。檢查中發現存在重大隱患的廠站一律關停整頓或吊銷燃氣經營許可。四是常態化排查整治燃氣安全隱患。依托省燃氣安全檢查系統,按照住建領域安全生產“五個一”要求,督促燃氣主管部門和企業落實每月檢查任務;動態排查整治燃氣管道占壓等隱患問題,落實第三方施工保護措施。五是推進符合改造條件的餐飲企業等“瓶改管”“氣改電”。推動城市綜合體、大型商超、高層建筑的餐飲企業、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和餐飲聚集區“瓶改管”或“氣改電”,先行啟動學校、醫院、民政服務機構等重點餐飲場所“氣改電”。持續摸清城市燃氣等管道設施基礎信息數據,鼓勵燃氣企業在管道重要節點配套安裝物聯智能感知設備,完善智能感知數據信息的收集、分析、應用機制。完善燃氣監管平臺建設,完善城市燃氣等管道和設施隱患應急處置流程辦法,健全應急搶險機制。
2025-2026年,深入剖析城鎮燃氣安全隱患產生的深層次原因,認真總結推廣專項整治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建立嚴進、嚴管、重罰的城鎮燃氣市場監管機制,全面完成老舊燃氣管網改造,健全燃氣安全管理體制,加強人財物等要素保障,持續提升城鎮燃氣本質安全水平,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提升全民安全素養,推動城鎮燃氣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基本建立燃氣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二)不斷強化城鄉房屋建筑安全管理。
指導各鄉鎮落實《明溪縣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力爭2024年完成全縣235余棟50年以上房屋一般安全隱患整治,2025年底前完成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2026年底完成房屋一般安全隱患整治,堅決做到“人不進危房、危房不進人”“經營不帶險、帶險不經營”。
持續落實經營性自建房月檢、年檢的“掛牌巡檢”,推動各行業主管部門落實“三管三必須”,夯實經營性自建房數據,督促指導各級行業主管部門和業主、經營者開展自查,加強房屋結構、使用燃氣等安全管理;指導各鄉鎮加強自建房安全常態排查,發現隱患第一時間告知房屋產權人和使用人,督促其主動采取解危措施。組織開展房屋安全性鑒定質量核實,對存在違法行為的房屋安全鑒定機構嚴管重罰。
持續推進農村低收入群體危房改造,落實農村低收入群體住房安全動態監測和住房保障機制,完成農村危房改造年度任務,及時消除新增住房安全隱患;不定期開展調研指導,落實農房建設和危房改造質量安全管控措施,發現問題,督促整改,指導建立健全長效管理機制。
(三)持續加強房屋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2024年,緊盯“保安全、抓質量、強基礎”,組織開展12個專題行動(關鍵人員到崗履職、危大工程標準化管控、規范起重機械安拆作業、提升文明施工水平、施工現場消防治理、高處作業安全、吊籃安全治理、樁基質量管控、混凝土結構工程質量提升、質量常見問題治理、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檢測行為管控、智慧工地),每月專項推進;進一步健全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充分運用“四不兩直”安全檢查系統,實現重大事故隱患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動態清零。
2025年,推進安全生產監管數字化轉型,構建覆蓋建筑施工安全領域企業、項目、人員、設備的全量、全要素、跨地域、跨層級的數字化監管機制。依托全國工程質量安全監管信息平臺及微信小程序,深化運用“四不兩直”安全檢查系統,通過明察暗訪、隨機抽查、交叉互檢等方式聚焦重點環節精準實施專項檢查。
壓實企業主體責任,持續督促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法定職責,嚴格落實施工安全日志制度,進一步規范企業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作流程;開展監理行業專項整治,核查注冊人員并與信用聯動,組織現場履職情況專項檢查;督促建設單位定期檢查施工、監理單位履職情況,強化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建設單位的聯合懲戒;提升監督機構隊伍能力,延伸指導服務老舊小區等民生項目,參與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動智能建造和智慧工地建設,加快推廣涉及施工安全的智能建造技術產品,輔助和替代“危、繁、臟、重”的人工作業,推廣“機器代工”,推廣一批實用型的新工具、新設備,如鋼筋自動綁扎機、實測實量儀器等;開展機器人應用效果評估,重點在外墻噴涂、高空作業、有限空間作業、大面積標準化作業等方面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智慧工地標桿項目,培育一批標桿企業。
通過全省建設工程監管一體化平臺與“四不兩直”“實名制”“安管人員培訓”“建機企業信息”“電子證照”等系統對不能滿足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條件的企業重點監管,對不符合安全生產許可條件的企業堅決整頓。持續規范建筑市場秩序,嚴厲打擊出借資質、圍標串標、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
強化施工作業現場消防安全管理,聚焦在建房屋市政工程、老舊小區改造等項目,重點排查違規動火施工作業、違規交叉作業、違規采用易燃可燃保溫材料、易燃可燃材料夾芯彩鋼板違規搭建等消防安全隱患。
全面加強教育培訓,提升基層監管人員、參建單位主要負責人、項目負責人、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安全素養,切實提高風險隱患排查整改質量,切實提升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強烈意愿和能力水平。
三年行動期間,對發生事故的企業和項目,一律停工、一律督辦、一律曝光、一律倒查,堅持事故處理“四不放過”原則,堅持嚴管重罰。嚴格執行“一案一倒查”,發生一般及以上事故的,涉事企業在全縣的在建項目一律全面檢查。
(四)切實加強城市運行安全管理。
貫徹落實《關于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推動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摸清城市橋梁、排水、綜合管廊等設施基礎信息數據,健全應急搶險機制。加強城市道路、橋梁污水、垃圾和公園綠地等市政基礎設施運行維護,持續開展污水、垃圾年度運行評估和行業領域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完善應急保障預案,做好應急物資準備,保障設施安全穩定運行,督促企業加強人員安全和消防培訓。
每年汛前組織開展城市內澇隱患排查整治,重點加強城市下穿通道、綜合管廊、物業小區地下空間的出入口等重要點位的防淹、防倒灌工作:2024年-2026年每年全市新改建雨水管網(渠)4公里,按序時進度推進城市排水防澇增發國債項目實施;強化應急搶險物資儲備,開展應急演練,提升應急搶險隊伍能力水平。
(五)強化城市公園綠地安全管理。
加強城市公園安全管理,建立安全風險清單,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定期組織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加強部門聯動,落實臨水臨崖城市公園綠地安全防范和預警,強化公園綠地內游樂、體育健身等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
(六)強化物業服務區域安全管理。
督促物業服務企業加強對物業服務區域內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養護、管理,強化防汛防臺應急處置;督促物業服務企業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職責,開展應急演練,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強化巡查檢查,及時對在樓梯間、樓道、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公共區域停放電動車或為電動車充電以及私拉亂接充電線的行為,雜物堵塞消防通道等動態問題進行勸阻制止;勸阻制止無效的,要立即向公安、消防等部門書面報告,并有完整的報告記錄,積極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物業小區設有消防控制室的,物業服務企業須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自動消防系統操作人員須持證上崗。
(七)強化市政小散工程安全管理。
充分運用“四不兩直”安全檢查系統,加強城管領域內市政小散工程監督檢查,實現風險隱患及時發現、及時整改、動態清零,嚴格落實《三明市房屋市政小散工程安全生產管理“七有四禁”》。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督促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履行法定職責,定期組織檢查,落實動火動氣作業審批,強化安全防范措施,嚴禁違法轉包分包等違法行為,全面加強人員安全培訓。
(八)開展消防設計審查驗收違法違規專項治理。
按照“管行業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原則,重點整治消防審驗手續不全或缺失、消防審驗技術服務造假、工程建設中違規進場不合格 防火材料和設施設備等違法違規行為。全面排查在建各類建設工程的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手續辦理情況,建立違法違規建設工程項目清單,落實排查、整改、督辦、銷號工作機制。加強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技術服務管理,重拳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規范消防技術服務市場。加強建筑材料和設施設備防火性能進場使用檢測管理,嚴厲打擊進場使用防火性能不合格建筑材料和設施設備行為,嚴格落實防火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相關制度,嚴把防火材料和設施設備質量關。
(九)強化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全面貫徹落實《福建省住建行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暫行辦法》,壓實業主單位首要責任,加強崗前培訓,督促業主單位建立承包作業單位和作業項目“雙臺賬”,嚴格執行作業審批單、安全交底單、下井作業票“三聯單”制度,嚴格遵循“先通風、再檢測、后作業”原則完善有限空間作業合同,明確雙方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實行有限空間作業人員名錄制和承諾制,督促作業單位按規范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規章制度,防范安全事故發生。
(十)切實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督促企業單位加大安全生產資金投入力度,嚴格執行《企業安全生產費用提取和使用管理辦法》,保障企業安全資金投入,推動落實安責險和事故預防服務。
三年行動期間,加快推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推動建筑工人技能整體水平提升;圍繞工程質量安全、燃氣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內容,持續開展相關培訓;推動縣鄉采取“現場觀摩+基地實訓+技能競賽+專家授課”等方式,完成村鎮建設干部、鄉鎮施工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匠輪訓任務,不斷提高住房城鄉建設領域干部隊伍安全生產能力和水平。
二、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成立本局“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工作領導小組”,由局主要領導任組長,局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局安辦、建筑業站、質安站、城建站、房屋交易中心等相關股站、局屬機構人員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局安辦,全面部署開展三年行動工作相關事宜。
(二)加強督導檢查。各相關股站要使用住建系統主管部門安全檢查APP開展“四不兩直”安全檢查,定期開展督導檢查,督導檢查要延伸到風險最突出、基礎最薄弱的企業,對重大事故隱患整治不力的單位要及時約談、通報、曝光,嚴格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要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新媒體等多種形式,多層面、多渠道、全方位宣傳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進展和成效,總結推廣治本攻堅三年行動過程中的先進做法與典型經驗,曝光典型案例。建立安全生產舉報渠道,鼓勵匿名舉報,充分發動從業人員和社會群眾舉報或報告生產經營單位存在的重大事故隱患,開展人人都是“吹哨人”活動,營造全行業、全社會參與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