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明溪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報告

日期:2025-03-10 16:26 來源:明溪縣發展和改革局
| | | |

各位代表:

  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大會報告全縣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今年來,全縣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各項決策部署和上級黨委、政府工作要求,深化拓展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推動市委“四領一促”和縣委“四大板塊”“四大專項攻堅”工作,經濟社會發展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預計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7%。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抓產業穩增長,發展活力持續迸發。一產提質增效,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統籌推進復耕復墾、地力提升等工作,新建高標準農田0.95萬畝,補充新增耕地197.44畝,整治撂荒耕地1287.33畝,完成糧食播種面積21.57萬畝、總產量8.15萬噸,建成低糖雜交水稻品種種植基地,新增省級“一村一品”專業村2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1個、大旸柑橘、齊華食品等農業龍頭企業5個、綠色食品認證8個,明溪獼猴桃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明溪淮山入選全國“土特產”推介目錄和上海“百縣百品”名錄。二產穩中有進,持續發展氟新材料、生物醫藥主導產業,建設海斯福高端氟精細化學品三期、南方制藥綠色原料藥及CMO生產、博悅高技術壁壘藥物生產等14個產業鏈重點項目,新獲批原料藥9個、新增制劑品種2個。海斯福公司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省制造業領航企業,南方制藥公司通過美國FDA認證,瑞博奧公司獲國家創新創業大賽優秀企業獎、省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福瑞明德等2家企業獲評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11月,兩條重點產業鏈產值、稅收分別為74.65億元、3.06億元,增長7.8%、29.1%。三產穩步提升,先后出臺發展縣域商務做旺消費若干措施17條等9項政策文件,持續推動文旅、體育消費升級,有序推進翠竹洋景區提升等12個旅游基礎設施項目,策劃推出“鳥鳴山幽·養生之旅”等5條精品旅游路線,肖家山村獲評省“金牌旅游村”,“寶劍鍛造技藝(明溪)”入選第一批省級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籌辦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乙組)、廠BA籃球賽、“綠海明溪·清新蓋洋”健康跑等精品活動賽事20場,“溪山明禮”區域公共品牌在林博會上首次亮相,“明溪歐品購”品牌進一步擦靚。預計全年接待游客總數、旅游總收入分別比增17%、21%。

  (二)抓項目強支撐,發展后勁持續增強。招商引資精準發力。聚焦“招強、引新、補鏈”三個關鍵,精準制定產業鏈招商圖譜和招商畫冊,深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方式,對接引入醫藥原料藥及重要中間體的綠色酶法生產、氟新材料研發中心建設等21個延鏈補鏈強鏈項目,已落地開工10個。項目推進開足馬力。緊盯上級政策導向、資金投向和產業布局,全年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重大項目88個、總投資330億元以上,成功爭取16個重大項目獲得國家和省上支持,爭取專項債券、預算內資金4.76億元。強化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推行“縣領導掛包+專班服務+駐企幫扶”機制,55個縣級重點項目已開工45個,其中22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計劃投資41.05億元,超序時進度12個百分點。要素供給保障有力。實施征遷、資產盤活、投融資創新、歷史遺留問題解決等“四大專項攻堅行動”,明確25項攻堅任務,為項目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全年累計征收土地355畝、房屋60戶、面積9272平方米,完成土地農轉用報批235畝,盤活駿龍家具一期等閑置低效工業廠房0.99萬平方米、工業用地70.53畝,成功組建規模達5億元的福州華策新明醫藥投資基金,紅豆杉大酒店、四元堂商住小區A地塊二期、井窠安置小區等問題化解取得階段性進展。園區綜合承載水平不斷增強,順利通過國家應急部專家指導服務現場復核評估,安全風險等級達D級,開發區綜合發展水平居全省山區縣第10位。高效推動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白名單”項目,落實落細上級有關保交房工作的決策部署,促進房地產市場回暖;建立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破除小微企業融資堵點卡點,推動銀行信貸資金直達小微企業,實現全縣增貸目標。

  (三)抓改革促開放,發展動能持續釋放。重點領域改革走深走實。持續深化醫改,實施縣域醫共體服務能力提升三年計劃,全國健康縣區通過省級驗收,縣中醫院通過二級乙等中醫醫院復評,市級重點學科數量位居全市縣級醫院前列。持續深化林改,推行“村社合一”林農增收等機制,促進林權流轉4.23萬畝。持續深化教改,實施教育質量提升三年計劃,2024年中考優秀率居全市第1位、高考本科上線率較去年提高5.17%,科學教育、學前教育等辦學改革做法被中央媒體報道,獲評省級首批國家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交流合作穩上新臺階。深化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衛健委等部門對口支援,出臺《掛鉤幫扶明溪縣工作方案(2024-2028年)》,推動廈門中藥廠、省藥材公司投建高品質腫節風良種培育和規范化種植項目,建成紫芝中藥材全程可追溯中藥材規范化生產示范基地1個。深化滬明合作,簽訂嘉明生物醫藥制劑產業園合作框架協議,實施胡坊鎮生態環境治理與農林產業融合發展EOD等3個共建項目,王橋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獲對口合作資金800萬元。深化新時代山海協作,與泉州鯉城區簽訂共建歐洲進口商品交易中心合作框架,舉辦泉州專場招商推介會,簽約進口歐洲葡萄酒招商合作等5個協作項目。深化閩臺融合發展,龍湖村閩臺鄉建鄉創合作省級樣板村創建、蓋洋火山生態農業融合發展等3個項目列入海峽兩岸鄉村融合發展試驗區重點項目。營商環境改革成效顯著。推行“領導掛包+專班服務+駐企幫扶”機制,推進“一窗通辦”“一網好辦”改革,實施“高效辦成一件事”服務,目前審批時限平均壓縮率為94.16%,“即辦”事項占比為85.59%,全程網辦事項占比為90.01%,居全市第一。探索涉僑政務便利化改革,深化“僑易辦”服務模式,打造22項“僑易辦”政務服務事項,“僑易辦”服務模式入選全省學習推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典型經驗做法,今年來辦結涉僑政務服務事項1227件,為僑胞節省費用約2000余萬元。

  (四)抓統籌拓空間,發展能級持續攀升。城市品質穩步提升堅持“小縣大城關”戰略,啟動中心城區總體城市設計,完成嶺干片區等19個地塊控規編制及報批,有序實施河濱北路排水防澇基礎設施建設、城區夜景提升改造等64個城市品質提升項目,新改造雨污水管網20公里,拆除“兩違”構筑物104處、4626.62平方米,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30個小區實現業委會全覆蓋。鄉村面貌持續改善。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創建美麗鄉村庭院等“五個美麗”607個,改造提升鄉鎮污水管網11公里,新建農村公路24公里、供水管網116.742公里,明溪獲評全省首批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試點縣,沙溪鄉和胡坊村等4個村分別入選全省鄉村振興示范鄉鎮、示范村,龍湖村村莊規劃入選全省優秀案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全力做好中央、省級生態環保督察等35個通報問題整改銷號,嚴格落實市對縣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城區環境空氣質量指數為1.4,居全省第2位,縣級飲用水源和國、省控斷面水質均達到國家地表水Ⅱ類標準,“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創建通過省級審查。

  (五)抓民生守平安,發展保障持續改善。民生福祉不斷增進堅持民生優先,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達81.56%,27項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部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完善就業、養老、兜底補助等社會保障體系,全年舉辦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活動30場,開發公益性崗位100個,明溪縣零工市場建成投用,“網約式”零工服務被中央媒體報道。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基本實現全覆蓋,發放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金共2185.79萬元,發放高齡補貼、困難殘疾人生活、護理補貼、基本生活保障金848.275萬元。公共服務不斷提質加大公共服務設施投入力度,縣總醫院綜合門診大樓、一中新校區等一批重大民生項目建成投用,成功入選全國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創建名單。持續加強養老服務保障,新建長者食堂3個、嵌入式養老服務機構2個,開設樂齡學堂5個。社會治理不斷健全。統籌抓好安全生產、防汛防災、金融風險防控、社會治安、信訪維穩等工作,縣綜治中心、“僑鄉楓僑”展示館建成投用,沙溪鄉預防化解涉僑糾紛經驗入選省鄉村振興機制創新優秀案例,全縣未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有效防御“格美”臺風,不良貸款率控制在0.71%以下,禁毒“預警通告”地區順利“摘帽”,受理信訪批次同比下降21%,2023年度平安縣(市、區)考評居全市第1名。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當前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外部環境更加錯綜復雜,新形勢下招商工作成效不明顯,支撐產業發展新項目、好項目不多,促消費、擴投資、穩外貿工作壓力較大;產業新舊動能轉化不順暢、不協調,三次產業結構比例仍需優化;城鄉發展融合不深,中心城區承載吸附能力不高,人氣、商氣、煙火氣還有差距,特色現代農業規模不大,鄉村振興任重道遠;財政收支處于緊平衡,“三保”支出壓力大,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相比周邊還有短板,人口流失狀況短期內逆轉較難。對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加快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二、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和主要任務

  2025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推動“十四五”規劃收官的關鍵之年。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和上級黨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突出做好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工作,全力推進新時代明溪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

  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包括: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5%;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預期增長4.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預期增長4.8%;第三產業增加值預期增長5.4%;固定資產投資預期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預期增長6%;農村居民、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預期增長7%、5.5%。

  為實現上述目標,要重點組織實施好以下五個方面工作:

  (一)做優存量、做大增量,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推動三次產業升級提速,讓農業特色更加鮮明、工業支撐更加有力、商貿服務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做實做好現代農業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實施高標準農田1.5萬畝以上,落實補充耕地400畝,穩定全年糧播面積21.4萬畝、產量8.1萬噸以上。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深入實施特色現代農業發展“3212”工程,持續抓好閩臺融合火山農產品示范基地等8個農業產業重點項目;推動農業生產供應鏈、精深加工鏈、品牌價值鏈“三鏈同構”,大力培育發展黃桃、獼猴桃、柑橘等“火山”“硒鋅”特色農產品,力爭特色現代農業規模突破11萬畝,加快“福九味”中藥材產業集群、紫云食用菌產業園、衛祥高標準生豬育種場等項目建設,全力打響“溪山明禮”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省市“一村一品”專業村5個以上,新增“三品一標”認證4個以上。做大做強新型工業。聚焦氟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鏈發展,加快推進海斯福高端氟精細化學品三期、氟新材料研究中心、南方制藥綠色原料藥及CMO生產、博悅高技術壁壘藥物生產等項目建設,推進5G基礎材料、柔性顯示材料等項目轉化,積極開發含氟醫藥中間體系列產品,推動全氟異丁腈、全氟戊酮等低GWP特性綠色產品產業化、規模化,推動福瑞明德與上海音芙醫藥達成資本重組合作,鼓勵瑞博奧開發核酸藥物及核苷類營養保健產品,力爭全年新獲批原料藥品種6個。做新做精現代服務業圍繞信息服務、居家養老、生態康養、購物消費、智慧生活等多元化服務業發展,發揮公用型保稅倉、歐起航電商直播基地等平臺作用,積極發展跨境電商、保稅物流、外貿綜合服務等新業態,打造沉浸式洋貨消費區,全面打造歐洲進口商品交易中心。做好文旅融合,精心打磨翠竹洋、肖家山等一批精品景區和路線,規劃建設鳥文化主題游樂園,全力打造“觀鳥勝地 自在明溪”品牌。加強“運動明溪”品牌建設,辦好2025年福建省少兒排球錦標賽和福建省青少年拳擊錦標賽,做好第十八屆省運會籌備,爭創全國第二批全民運動健身模范縣。

  (二)力推項目、力抓招商,著力擴大投資拉動新優勢。堅持項目為王,狠抓項目攻堅,著力擴大有效投資,以項目支撐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抓實招商引資。以招大引強、補鏈延鏈為重點,瞄準礦產資源、中醫藥等傳統產業,氟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和大數據、基因技術等未來產業,深化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等模式,加快對接培力集團中藥配方顆粒生產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力爭全年簽約項目60個以上、總投資80億元以上。加力項目謀劃。緊盯上級政策導向、資金投向和產業布局,用好用足中央預算內投資、“兩重”“兩新”、超長期特別國債等一攬子增量政策,高標準謀劃實施一批補短板、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確保全年謀劃儲備億元以上項目70個以上,國家、省級預算內投資盤子51個以上,實施省市重點項目20個以上,縣級重點項目60個以上。加快項目建設。強化重大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完善縣領導掛包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工作機制,篩選50個以上重大產業、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社會民生領域項目列入攻堅,做實項目前期和提速項目落地,力爭全年開工項目30個以上,竣工投產25個以上。

  (三)深入改革、深化開放,著力增創經濟發展新動力。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的手段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活力、厚植發展優勢。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推進教育綜合改革,深化“總校制”改革,實行總分校“沉浸式跟崗交流培養”模式,持續探索“小、初、高”銜接教學模式,有力提升教育教學質效。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統籌推進“三醫”聯動改革,全力構建“六病共管”體系,深化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探索醫防協調和醫防融合機制,持續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創建活動,不斷健全醫療服務保障體系。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堅持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培育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推行整村推進合作經營模式,大力發展“林藥”種植為主的林下經濟,著力打通“兩山”轉化路徑。致力對外開放合作。圍繞招商引資、產業鏈協作、科技創新等領域,加強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衛健委等部門進行產業對接,力爭促成同仁堂參茸集團、華潤三九等中醫藥龍頭企業來明布局“定制藥園”。走實滬明合作路,緊抓與安亭鎮簽訂戰略合作契機,加快嘉明對口合作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合作共建、2025年對口合作資金等合作事項落地,促進藥物CRO服務、銀制品精深加工等一批項目落地。加強與鯉城區溝通交流,持續推動雙方在產業、教育、文旅等領域開展深層次交流對接,深化農特產品銷售、療休養等消費幫扶協作,全力推動為閩臺融合火山農產品示范基地等5個協作項目建成達效,建設鯉城區明溪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完善政務服務線上線下協同機制,深化政務服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推行全程“幫代辦”“一網好辦”“僑易辦”等模式,健全“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清單,力爭辦件覆蓋率達100%。推動要素跟著項目走,滾動建立資金拼盤、用地指標、政策保障“三張清單”。探索包容審慎監管、柔性執法等,推動形成“以服務促進監管”。用好省工業企業供需對接平臺,常態化開展線下“手拉手”、線上“云展銷”對接活動,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四)精致建設、精細管理,著力打造城鄉發展新面貌。著力在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上實現新突破,讓城區更加宜居宜業,鄉村更加穩定安寧。推進城市品質提升。堅持“東連、北拓、中提升”思路,綜合提升南山田園綜合體、天龍茶園等生態功能,加快東部新區開發,完善碧桂園、氣動工具城等小區周邊生活功能配套,全力推進交通運輸服務綜合體項目建設,實現汽修汽配、物流倉儲、快遞分撥等配套服務一體發展;持續推進北部新區路網建設,有序推動井窠安置小區地塊處置開發,實施滴水巖景區擴容提升,加快推進中央蘇區中醫藥文化陳列館及中草藥科普景觀步道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紅豆杉路(過境線)改造提升及沿線環境整治工程,有序推動嶺干低洼片區、紅豆杉路北側(原郵政宿舍)地塊開發,新改建城區雨水管網4公里、污水管網15公里,助力中心城區更新。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深入實施“千村示范引領、萬村共富共美”工程,重點抓好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以及2條鄉村振興精品示范線創建,力爭創建省級鄉村示范村2個以上,加快打造龍湖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村。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持續開展村莊“三清”,創建美麗鄉村庭院等“五個美麗”600個以上。推進園區平臺建設堅持“一區多園”發展模式,加快高端制劑產業園、中醫藥健康產業園、礦產品循環利用產業園建設實施,推動標準廠房、研發中心等建成,爭取3家以上企業入駐。持續盤活園區閑置低效資產,力爭盤活企業3家、土地廠房129畝,全年用地新征收200畝、通平100畝、供地150畝以上。持續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加快A區氣動支路雨污水管網工程、A區公共服務設施、工業集中區北側外環路道路、集中供熱等12個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項目建設,更好保障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需求。

  (五)加大投入、加強保障,著力開創幸福和諧新局面。持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水平,兜牢民生底線、強化惠民生、暖民心舉措,不斷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基礎教育水平,鞏固小學特色教育成果,確保小學教學質量穩定在全市前列;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聯合辦好一中、職中綜合高中試點班,確保完成縣一中省一級達標校創建,積極爭創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持續提升醫療水平,實施縣總醫院醫共體能力提升項目,推進縣中醫院創建二級甲等醫院;加快中醫健康管理一體化平臺等項目建設,爭創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強化低保對象、失獨家庭、婦女兒童關愛服務和權益保障,落實殘疾人補貼、困境兒童救助、慈善幫扶等兜底措施,切實做到弱有所扶、困有所助。推進靈活就業人員、新業態就業人員等群體參保,實現社保精準擴面。加快推進縣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持續擴大養老服務供給,穩妥有序推進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政策,持續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發揮“零工市場”促就業作用,力爭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城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完成率達到100%以上。強化生態保護力度。嚴格落實生態環保目標責任制,全力做好中央、省級生態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和未銷號問題整改。深入開展藍天、碧水、凈土三大工程行動,堅決守住生態環境質量“只能更好,不能變壞”底線,確保空氣質量穩居全省前列,國、省控斷面和鄉(鎮)交接斷面優質水率達100%。深化“林長制”,力爭全年造林0.71萬畝、森林撫育3.2萬畝,力爭實現2025年“松材線蟲病”拔除疫區目標。努力爭創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試點縣和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深化平安明溪建設,堅決打擊涉黑涉惡、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縱深推進禁毒工作,鞏固提升“僑鄉楓橋”解紛工作法機制內涵,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爭創全國信訪工作示范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強化關注類貸款監測和風險排查,確保不良率控制在0.81%以內。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三管三必須”要求,持續強化危化企業安全監管,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專項治理和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扎實做好小流域山洪、地質災害、臺風和森林火災防治工作,堅決防范和遏制各類重特大事故發生。

  各位代表,做好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市、縣委的堅強領導下,以更加堅決的態度、更快的行動,為推進新時代明溪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而努力奮斗!

  附件:2024年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及2025年計劃初步安排

2024年明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及2025年計劃初步安排

指  標  名  稱

單位

2024年主要指標預計完成情況

2025年計劃初步安排

調整后目標

預計完成

計劃數

比增(%)

完成數

比增(%)

預計數

比增(%)

一、地區生產總值

億元

128.52

5.0

128.52

5.0

134.42

5.0

第一產業增加值

億元

24.45

5.0

24.45

5

25.62

4.8

其中:農林牧漁業總產值

億元

43.18

5.0

43.18

5

44.29

4.8

第二產業增加值

億元

55.46

4.9

55.16

4.7

57.75

4.7

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

億元

4.3

4.8

4.8

建筑業總產值

億元

59.18

7.8

58.6

7

61.53

5.0

第三產業增加值

億元

48.61

5.2

48.91

5.8

51.05

5.4

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億元

5.0

5.0

5.0

三、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萬元

43993

4.0

46322

4

47710

3.0

四、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億元

7.3

7.3

6.0

五、出口總值

億元

11.9

1.7

12.6

7.6

13

5.0

六、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

萬元

3000

1470

3000

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4796

7.0

24796

7

26532

7.0

八、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034

5.5

42034

5.5

44345

5.5

九、全社會工業用電量

億千瓦時

3.04

3.5

2.4

-17

2.48

3.0

十、不良貸款率

%

≤0.71

0.71

0.81

十一、增貸任務

億元

4.4

7.93

4.24

7.54

3.97

6.57

、能源消耗總量及強度

%

完成市下達年度任務

完成市下達年度任務

完成市下達年度任務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