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社區(qū)防控如何做?牢記這些要點!
社區(qū)居民如何做好防護?
* 佩戴口罩。要堅持科學佩戴口罩,正常佩戴情況下,口罩8小時左右更換一次,如果潮濕了應立即更換。
* 勤于洗手。及時清潔雙手,可以清除手部污物和細菌,預防接觸感染,減少傳染病的傳播。手臟后,要洗手;做飯前,餐飲前,便前,護理老人、兒童和病人前,觸摸口鼻和眼睛前,要洗手或手消毒;外出返家后,護理病人后,咳嗽或打噴嚏后,做清潔后,清理垃圾后,便后,接觸快遞后,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后,要洗手或手消毒。請記住“七步洗手法”的步驟:內(nèi)、外、夾、弓、大、立、腕,用洗手液(或肥皂)和流動清水洗手。
* 開窗通風。勤開窗通風,保持室內(nèi)環(huán)境的衛(wèi)生清潔和空氣流通。每天開窗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鐘。
* 減少聚集。少聚餐聚會,少走親訪友,少參加喜宴喪事,非必要不到人群密集的場所。
* 及時就診。一旦出現(xiàn)發(fā)熱、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嗅覺味覺減退、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癥狀,應及時到發(fā)熱門診就醫(yī)。就醫(yī)途中全程佩戴口罩,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主動配合。進入社區(qū)主動出示健康碼、行程碼,配合測溫、登記等社區(qū)管理措施。近期從外地返回,特別是有本土病例疫情地區(qū)旅居史,與新增確診病例、無癥狀感染者有軌跡交集的人員,應主動向所在單位、社區(qū)(村組)或入住酒店報告,積極配合落實信息登記、核酸檢測及隔離觀察等防控措施。
社區(qū)工作人員如何做好防護?
1. 應及時全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若符合加強免疫接種條件,到了規(guī)定間隔時間,要盡快進行加強免疫接種。接種后仍需注意個人防護。
2. 每日進行自我健康監(jiān)測,出現(xiàn)發(fā)熱、咳嗽等可疑癥狀時,須及時規(guī)范就醫(yī)。
3. 積極參加培訓學習,掌握基本防控知識和應急處置流程。
4. 注意個人衛(wèi)生,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打噴嚏、咳嗽時用紙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擋。
5. 工作期間與他人保持一米以上安全距離,佩戴醫(yī)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護等級口罩。口罩弄濕或弄臟后,及時更換。
6. 保持工作服干凈整潔,及時對工作證、門把手、鍵盤鼠標、文具、固定電話和辦公桌椅進行必要的清潔消毒。
7. 盡量減少紙質(zhì)文件傳遞,減少人員接觸;確需傳遞文件的,交接后注意洗手,傳閱文件時佩戴口罩。
8. 接待來訪人員時,應要求對方必須佩戴口罩。
9. 上門服務前,應提前與社區(qū)居民電話溝通上門時間;上門服務時需做好個人防護,科學規(guī)范佩戴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社交距離。
10. 上門服務期間,如乘坐廂式電梯,注意與他人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