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日期:2025-03-21 08:43 來源:明溪縣自然資源局

  地理位置

  明溪縣域地理位置,北自夏坊鄉(xiāng)劃坪蓮花崍,南至胡坊鎮(zhèn)大南坑以南,最大縱距58公里;西起楓溪鄉(xiāng)箭竹坑,東至夏陽鄉(xiāng)倒馬嶺以東,最大橫距78公里。東鄰沙縣,以夏陽鄉(xiāng)倒馬嶺東南,北緯26°29′,東經(jīng)117°35′為界;西接寧化縣,以楓溪鄉(xiāng)箭竹坑西,北緯26°31′,東經(jīng)118°47′為界;南毗永安市,以胡坊鎮(zhèn)大南坑南,北緯26°8′,東經(jīng)117°11′為界;北連將樂縣,以瀚仙鎮(zhèn)鐵嶺北,北緯26°25′,東經(jīng)117°18′為界;北鄰泰寧縣, 以蓋洋鎮(zhèn)水口村北,北緯26°33′,東經(jīng)117°4′為界;東南接三元區(qū),以沙溪鄉(xiāng)瑤奢南,北緯26°19′,東經(jīng)117°24′為界;東北鄰將樂縣, 以夏陽鄉(xiāng)燒香岐,北緯26°32′,東經(jīng)117°35′為界,西北連建寧縣,以夏坊鄉(xiāng)蓮花崠,北緯26°39′,東經(jīng)117°55′為界;西南毗清流縣, 以城關鄉(xiāng)五通壩西,北緯26°19′,東經(jīng)117°6′為界。

  地形氣候

  境內四面環(huán)山,峰巒重疊。西北部和東北部崇山峻嶺,海拔700-1000米。南部稍低,東南部最低的漁塘溪出境處瑤奢平原海拔180米。境內有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25座,最高的圣水巖為1561.4米。山地和丘陵面積占總面積的91.91%,小平原面積占6.98%,水面占1.11%。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有16條,因高山阻隔,溪流分屬沙溪和富屯溪兩大水系。2023年末全縣耕地面積為16.11萬畝,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32萬畝。復雜的地形造成明溪豐富多彩的氣候資源。

  明溪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年平均降雨量1800毫米,年平均無霜期261天,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少嚴寒,夏無酷暑,光照充足。優(yōu)越的自然環(huán)境,為生物的生長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礦產(chǎn)資源

  具有較為豐富的礦產(chǎn)資源。截至2024年底,全縣已發(fā)現(xiàn)銀、鎢、鉬、錫、鐵、鉛鋅、稀土、煤、石墨、螢石、重晶石、滑石、透閃石、鉀長石、石英、石灰?guī)r、方解石、大理巖、白云巖、高嶺土、玄武巖、花崗巖、砂巖等各類礦產(chǎn)26種,其中方解石、螢石、石灰石、銀多金屬礦、寶石、稀土為明溪縣優(yōu)勢礦產(chǎn)。全縣探明資源儲量15種,其中重晶石、螢石、寶石的資源儲量位居全市前三位;尤以寶石資源最為獨特,與山東昌樂、江蘇六合、海南文昌并稱為“中國四大藍寶石產(chǎn)地”;明溪藍寶石與福州壽山石、華安玉一起并稱“八閩名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