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坊鎮簡介
胡坊全鎮總面積231.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積28.6萬畝,耕地面積2.2萬畝。現轄10個行政村75個自然村,總人口約1.03萬人,其中出國人口約占總人口14%;有黨員434名。2023年全年一般預算收入755.27萬元,主要是由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資源稅、煙葉稅等構成。
【班子情況】鎮班子成員共有14名,平均年齡38.5歲,其中35歲及以下人數6人占42.8%,36-39歲人數4人占28.6%,40-45歲人數1人占7%,45歲以上人數3人占21.4%,本科以上學歷12人占85.7%,女干部2人占14.2%。
【交通區位】胡坊鎮位于明溪縣南部,距縣城20公里,東與三元區毗鄰,西與清流縣接壤,南與永安市相連,永寧高速明溪南收費站位于瓦口村,高速連接線穿境而過,興泉鐵路明溪站落戶胡坊鎮奮發村,省道S219至興泉鐵路明溪客貨運站連接線竣工驗收,元溪高速項目正加快推進,交通區位優勢愈發明顯。
【物產資源】境內有銀杏、紅豆杉、白腿小隼、藍喉蜂虎等10余種國家級保護動植物和螢石、重晶石、稀土、花崗巖、石英石、鐵、鎢等10余種礦產資源,發展柑橘、黃桃、黃花梨等400余畝水果種植片區,陽光玫瑰青提產量達3.5萬斤,新增茯苓、靈芝、雞血藤等林下中藥材1700余畝,建成全縣首個千畝靈芝基地。
【文旅產業】肖家山村完成紅軍駐地展覽館、游客接待中心、云上小院、肖家山民宿等項目建設,配套景區游樂設施,肖家山美育研學基地及非遺館對外開放,形成集森林康養、非遺體驗、生態觀鳥、紅色研學為一體的旅游福地;福西村建成生態觀鳥接待中心、百年大小私塾研學基地、農耕文化展示館、鄉村振興館等,逐步建成集生態休閑、特色文化、綠色康養為一體的鄉村旅游示范村;胡坊村完成省保紅軍舊址群、姜氏古民居修繕和上下街立面改造等項目,建成紅軍橋、紅色文化館等項目,正積極推進胡坊紅色學堂研學項目等紅色文旅小鎮打造系列項目,逐步實現“一河一路一廣場、一心一堂一書院、兩街兩厝三展館”發展藍圖。
【人文景觀】境內順懿宮、會源堂、清代道南書院遺址、明代古墓群、古石碑、古橋梁、紅四軍團部舊址等古跡遺跡留存較好,在柏亨村和胡坊村存有四處商周時期古人類遺址,茶花燈、“胖胖舞”、鋦瓷等非遺技藝得到傳承和發展。胡坊(茶花燈)2008年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7年,胡坊村被授予三明市第二批“中央紅軍村”稱號。2012年,肖家山村被列入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9年,肖家山村被評為福建省四星級鄉村旅游村,福西村被列入國家“千村萬寨展新顏”展示活動名單。2022年,胡坊鎮肖家山鋦瓷技藝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肖家山古村落景區被批準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3年,肖家山村被評為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胡坊村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
【榮譽稱號】“省級林下經濟重點鄉鎮”、“福建省衛生鄉鎮”、“省級鄉村治理示范鄉鎮”、“省級綠色鄉鎮”、“全省農村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示范鄉鎮”、“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市文明鄉鎮”、“省級森林康養小鎮”等榮譽稱號。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