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aisc4"></ul>
    <fieldset id="aisc4"><center id="aisc4"></center></fieldset>
  • 
    
    <tfoot id="aisc4"><center id="aisc4"></center></tfoot><option id="aisc4"><tbody id="aisc4"></tbody></option>
    <button id="aisc4"></button>
    <center id="aisc4"><dd id="aisc4"></dd></center>
  • <cite id="aisc4"></cite>
    <sup id="aisc4"></sup>
    • 索 引 號:SM04114-3000-2024-00006
    • 備注/文號:明農〔2024〕56號
    • 發布機構:縣農業農村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5-20
    明溪縣農業農村局關于印發2024年明溪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
    來源:明溪縣農業農村局 時間:2024-05-20 15:46

    各鄉(鎮)農技(畜牧水產)站:

      為推進我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建設,穩定提高糧食單產,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加大糧食“五新”技術推廣,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現將《2024年明溪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各項目鄉(鎮)按照方案要求組織項目實施,及時跟蹤服務。

      明溪縣農業農村局

      2024年5月20日

      2024年明溪縣糧食生產功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實施方案

      為穩定我縣糧食生產,提高水稻產量和效益,增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根據《福建省財政廳 福建省農業農村廳關于提前下達2024年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閩財農指〔2023〕108號)文件精神,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目標任務

      在全縣建立糧食規模種植示范片54片,示范面積10548.3畝,其中,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10片,示范面積6890畝。新建工廠化機插育秧大棚示范點2個,升級改造1個。通過示范片建設,示范糧食“五新”和綠色高質高效生產模式,促進糧食增產提質增效,實現示范片作物畝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

      二、實施內容

      1.打造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范片。優先選擇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田塊,建設以水稻為主、兼顧大豆、玉米、甘薯、馬鈴薯等糧食作物的綠色高質高效生產示范片,做好優質糧食新品種引進、試驗和示范,糧食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水稻全程機械化生產、病蟲綠色防控、稻田綜合種養等技術和模式的集成示范,實現糧食生產綠色提質增效。

      2.示范推廣“全環節”關鍵技術。推廣整地、播種、栽插、管理、收獲等各環節的綠色節本高效技術。在水稻上示范推廣水稻精量播種、精準條播、工廠化機插育秧、全程機械化生產、病

      蟲綠色防控等技術;在薯類上主推優質品種、脫毒種薯(苗),示范推廣增施有機肥、輕簡化栽培、稻草覆蓋等技術;在玉米上示范高產、優質、抗病、抗倒品種,推廣高產栽培技術,做好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防控。在大豆上,重點發展間作套種模式,推廣配套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3.開展“全過程”社會化服務。開展集約化統一供種育苗、 肥水管理、病蟲防控、技術指導、機械作業(含深翻、播、插、防、收、烘等)、宣傳推介區域公用品牌、采后統一處理等措施,促進增產增效、節本增效、提質增效、全產業鏈發展增效。加大對水稻高質高效生產示范片建設和規模種植雙季稻、大豆、玉米、馬鈴薯等的扶持力度,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引導農民科學耕種。

      三、經費安排及補貼標準

      1.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建設安排資金123萬元,用于新建2個工廠化育秧示范點建設、1個升級改造。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采取先建后補方式,項目建設完成后,由業主提交專賬材料、不少于補助資金的稅務發票、有資質的第三方項目造價評估報告和項目驗收申請,由縣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縣農機中心組織開展項目驗收,驗收合格的按評估實際造價撥付補助資金,補助最高不超過60萬元。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建設中涉及的有關場地和設備租金、水、電費用等開支不得列入補貼范圍,所有機械設備不得重復享受國家農機購機補貼以及其他項目補貼,補助資金由縣農業農村局對實施主體上報的材料復核后撥付。升級改造1個已建設5年(含)以上的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主要對加溫設施進行改造提升,補助資金不超過3萬。

      2.糧食“五新”推廣。安排資金202萬元,用于糧食生產功能區“五新”推廣。一是物化投入補助。在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片內開展“五新”推廣,畝產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以上,對土地流轉部分需要的種子、肥料、農藥等農用物資投入進行直接補助,補助金額不超過采購農用物資總金額的80%,每畝補助不超過200元。主要推廣春優83、夷優566、晶兩優8612、N兩優769、甬優59、興兩優1257、信兩優905等去年在王橋村展示評比品質優、產量高、性狀好的水稻品種。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100畝以上,流轉時間3年以上(時間涵蓋2024—2026年)。二是規模種植示范補助。對連片或相對連片種植春大豆20畝以上示范片給予直接補助,清種每畝補助500元,果園套種每畝補助300元(優先使用大豆增產增效示范項目結余資金);對連片或相對連片種植馬鈴薯20畝以上、春玉米50畝以上示范片給予直接補助,每畝補助400元;對連片或相對連片種植雙季稻30畝以上示范片給予直接補助,每畝補助200元。以上補助資金以實際驗收面積為準,驗收面積大于申報面積,按申報面積為準,驗收面積小于申報面積,按驗收面積為準。以上所有涉及采購物資的貨物到場需經縣或鄉(鎮)農技站現場核實。

      3.優特稻米示范種植成果鑒評活動。安排資金5萬元,舉辦優特稻米示范種植成果鑒評活動,邀請省市專家,從全縣70個優特稻展示品種中篩選20個品質優、產量高、性狀好的品種參與稻米鑒評。資金主要用于優特稻米種植補助、專家評審、場地租金、接待宣傳、電飯煲及鑒評輔助用品購買、其他等費用支出。

      4.其他各項經費安排。安排資金16萬元,一是用于2024年新建產能區112個制作鐵架噴墨標牌、示范標牌制作費用,須提供發票復印件及有關照片等資料。二是新技術培訓及資料匯總打印裝訂成冊費用。三是項目實施期間的交通、宣傳報道推廣服務外包等費用。

      四、補助對象與條件

      1.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補助對象為2024年新建產能區內新建工廠化育秧示范點的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社、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農機合作社優先安排)。由建設主體業主申報,縣農業農村局審核,公示無異議后實施。

      2.糧食“五新”推廣補助對象為功能內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栽培主推技術示范、推廣和培訓的承擔單位、經營主體或服務組織。示范片要優先選擇已完成高標準農田建設、田間基礎設施好、連片程度高、示范效果好的水稻功能區地塊;優先選擇功能區內水稻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多、農戶接受糧食“五新”程度高及已配套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的水稻功能區。開展集約化統一供種育苗、肥水管理、病蟲防控、技術指導,大力推廣優良品種、集中育秧、機插秧、代耕代種、測土配方施肥、健身栽培、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機收機烘等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等。

      3.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補助對象為產能區內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的單位、經營主體或服務組織。

      五、資金管理

      1.資金管理。2024年明溪縣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補助資金300萬元,2023年產能區項目結轉資金46.00242萬元,合計346.00242萬元。嚴格按照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福建省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閩財農〔2019〕19號)的規定要求,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專款專用,不得擠占、挪用。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項目實行先建后補,建設完成后由業主提出驗收申請,經縣農業農村局組織驗收合格后,縣財政局將補貼資金一次性撥付到位;機插育秧良種補貼按核定出圃秧盤數,防蟲網補貼按購買發票,適度規模經營補助資金按審核認定合同,其余資金按項目具體實施方案,統一由縣級財政部門按照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有關規定及時撥付。

      2.績效評價。項目專項資金實行績效評價管理。根據《2024年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專項資金績效目標表》開展項目績效評價。同時接受省糧食產能區建設領導小組對建設內容、建設標準、建設成效等情況的檢查督導。及時準確評價和總結糧食建設的成果及經驗,對新建糧食產能區中的典型經驗給予獎勵,在糧食產能區進一步推廣。

      六、保障措施

      開展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各項目鄉(鎮)要高度重視,落實建設村片、地點、面積,確保糧食產能區項目的順利進行。

      1.強組織領導。開展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是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舉措。要切實發揮好項目的資金作用,全力保障糧食產能區項目的順利進行。縣農業農村局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并抽調種子、土肥、植保、農機等相關站人員組成工作專班,具體抓好實施。強化項目實施的監管和指導,使糧食產能區惠農扶糧政策覆蓋整個糧食產能區,確保完成糧食產能區的建設任務。

      2.鄉村協力推進各項目鄉(鎮)、村要成立工作專班,做好有關協調工作,及時解決項目用地、用電、用水等問題,保證項目順利實施。每個片區要落實糧食“五新”推廣,按標準設立標牌,注明地點、規模、主推品種、主推技術、工作責任人、技術負責人、實施單位等內容,并對其進行編號,接受社會監督,方便農民觀摩學習,擴大宣傳影響。

      3.強化服務意識縣農業農村局提供多家水稻工廠化育秧示范點建設廠家、材料等有關信息,供經營主體選擇。主動做好優質稻良種、水稻機插疊盤暗出苗技術等方面的指導服務。大力開展綠色增產模式攻關與示范,引導農民采取稻草還田、增施有機肥、科學施肥用藥、推進病蟲害統防統治和綠色防控等綜合措施,促進農民穩定增收和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積極推進農機與農藝相結合,配套推廣高產高效技術,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指導經營主體按規范合同文本要求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4.嚴格項目驗收。2024年糧食產能區項目實行縣級驗收制度,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建設原則上應于8月底前完成驗收,其他建設內容于11月底前完成驗收。驗收時對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建設、糧食“五新”推廣補助等內容,根據合同、清單、發票、影像圖片、資料等予以驗收確認。項目實施結束后,要將產能區項目建設的有關材料匯編成冊、存檔。

      附件:1.2024年明溪縣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任務落實表

      2.2024年明溪縣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建設內容及資金預算

      3.2024年明溪縣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建設任務合同書

      4.福建省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出租)合同(范本)

      5.水稻工廠化機插育秧示范點建設參考標準  

      6.2024年明溪縣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實施技術指導小組

    附件下載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

    政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