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號:SM04100-1000-2017-00041
- 備注/文號:明政辦〔2017〕33號
- 發布機構:縣政府辦
- 公文生成日期:2017-03-09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有關單位:
現將《明溪縣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明溪縣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3月9日
(此件主動公開)
明溪縣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全面發展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實施意見》(閩政辦〔2016〕209 號)、《三明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三明市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明政辦〔2017〕13 號)精神,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全面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 2020 年,各類學校全部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以下簡稱《健康標準》),體育課時和鍛煉時間切實保證,教學、訓練與競賽體系基本完備。中小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器材全部達到《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要求;配齊補足缺額、缺崗體育教師;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基本養成,每個學生基本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完善政府主導、教育牽頭、部門合作、社會參與的學校體育推進機制,基本形成體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滿活力、注重實效的學校體育發展格局。
二、工作任務
(一)強化體育課程和教學管理。各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上足上好體育課,不得以任何理由削減或擠占體育課時,各畢業年級 5 月底前不得停上體育課。小學 1~2 年級每周 4 課時,小學 3~6 年級和初中階段每周 3 課時,高中與職中階段每周 2 課時。學校行政聽體育課節數每學期校長不少于4 節,分管校長不少于 6 節,體育教研活動每周不少于 1 次。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教師進修學校
(二)積極開展課外體育鍛煉。各學校要積極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全面實行每天上午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在班級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后組織學生進行1小時集體體育鍛煉。寄宿制學校每天實行早操或晨跑制度。切實加強大課間活動的組織與管理,科學安排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豐富活動項目,提高活動質量,做到“人人有項目,班班有活動,周周有安排”。要特別關心指導病殘學生、體弱學生的體育鍛煉,保證他們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中小學校要合理安排家庭“體育作業”,家長要支持學生參加社會體育活動,社區要為學生體育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形成家庭、學校、社區聯動的學生課外體育鍛煉體系。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文廣局、民政局
(三)開展多樣體育競賽活動。各學校要建立常態化的校園體育競賽制度,廣泛開展年級和班級體育比賽,每年要舉辦一次以田徑項目和陽光體育項目為主的運動會或體育節。校級運動會要設計有全體學生參加的項目,學校每年要組織不少于 10 次的校級單項體育比賽活動。全縣每年舉辦一次中小學生運動會??h文廣局和教育局繼續聯合辦好全縣中小學生運動會,不斷完善中小學足球、定向越野、啦啦操、田徑、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體育聯賽制度,推動校園足球和其他項目競賽活動持續發展。
牽頭單位:縣文廣局
配合單位:縣教育局、財政局
(四)加強體育特色項目建設。進一步加強體育傳統項目學校、體育特色學校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的創建工作。各學校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因地制宜,制定體育特色項目規劃,開設學生喜聞樂見、形式多樣、效果明顯的運動項目。大力推動校園足球活動,積極開展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持續推進田徑、游泳等基礎項目,廣泛開展武術、羽毛球、乒乓球及本校體育傳統特色項目,使學生都能掌握兩項體育技能。通過組建體育興趣組、社團俱樂部、運動隊等形式,落實課余訓練工作,各學校要根據實際組建田徑隊和其他項目運動隊,開展常年訓練,規模超過 1000 人的學校要組建田徑隊和 2 支以上其他項目的運動隊,選拔培養優秀體育人才,積極向縣、市輸送體育后備人才。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體育教學和課余訓練模式。
牽頭單位:縣文廣局
配合單位:縣教育局、財政局
(五)大力推進校園足球運動。各學校要科學制訂校園足球發展規劃,將足球列為學校體育課程必學內容,開展校園足球普及、訓練、比賽等活動。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每班每周至少開設 1 節足球課,不少于三次以足球為主要內容的課外活動,普及校園足球,發展足球社團,培養足球興趣,不斷培育足球愛好者和足球人才。其他學校要立足實際,建立足球俱樂部或興趣小組。學校要開展校內足球班級、年級的聯賽或挑戰賽,積極組隊參加縣、市、省等足球聯賽。到 2020 年,建設完成6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不斷擴大足球人口。達標高中探索招收足球等體育特長生工作。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文廣局,團縣委
(六)扎實開展健康教育活動。認真落實《中小學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學科教學每學期應安排 6~7 課時,主要載體課程為《體育與健康》,健康教育教學課時安排可有一定靈活性,如遇在下雨或高溫(嚴寒)等不適宜戶外體育教學的天氣時可安排健康教育課。全面普及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識,落實每學期至少1次視力健康教育活動,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建立視力定期監測制度,定期檢查視力,降低近視率。要加強在校學生傳染病防控,嚴格執行因病缺課報告制度。要鞏固學??責煿ぷ鞯某尚?,建立校園禁煙的長效機制。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輔導室,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開設率要達到 100%。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文廣局、衛計局
(七)加強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學校要依據《健康標準》,全面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測試數據上報率要達到 100%。學校要制作《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登記卡》,規范記錄每一名學生的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及其評定等級。要認真分析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把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情況、體質健康狀況和運動技能等級納入初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及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學生測試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三好學生等綜合評選。完善健全學校體育工作評估年度報告和公示制度,重點報告體育課開設、陽光體育運動開展、體育經費投入、場地設施器材改善、教師隊伍建設和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情況。各學校每年要對在校學生進行一次健康體檢,建立學生健康檔案,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健康體檢的費用由學校公用經費開支,其他學校學生健康檢查費用按省定統一標準和辦法解決。學生健康體檢單位在體檢結束后,要進行個體與群體健康評價,并向學生家長、學校、教育行政部門反饋健康評價結果,分析學生主要健康問題,提出改善學生健康狀況和進一步檢查的建議。學生健康體檢數據要與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數據配套銜接。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文廣局、衛計局
(八)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多渠道補充體育師資,鼓勵退役優秀運動員、教練員、社會體育指導員、有體育特長的志愿人員兼任體育教師??h教師進修學校 2017 年底配齊體育教研員,加強對區域內體育教師尤其是兼職體育教師的業務培訓和指導。要建立分片區體育教研活動,每月制度化開展一次片區集中教研交流活動,不斷提高體育教師專業素質。學校要配足配齊專職體育教師,村級教學點每年至少交流 1 名專職體育教師駐點任教。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要在配齊體育教師的基礎上,再配備 1名專項體育教師。
保障體育教師在職稱(職務)評聘、福利待遇、評優表彰、晉級晉升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茖W核定體育教師工作量,組織課外體育活動每周計 2 課時、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每班每學年計 8 課時、課余運動隊訓練每次計 1 課時,寒暑假全天訓練一天計 6 課時,半天訓練計 3 課時。調整學??冃ЧべY分配方案,周末、節假日期間,老師帶隊或組織學生體育競賽、展演活動一天計 6 課時或在本校獎勵性績效工資總量中發放績效補貼。體育教師帶運動隊、興趣小組等課外活動,并獲得課外活動校級優秀輔導員,任職年限可按班主任工作年限計算。落實體育教師服裝費每人每學年不低于 500 元標準的要求。教育行政部門每 2~3 年組織一次體育教師專業技能考核,對不能勝任的體育教師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
牽頭單位:縣人社局
配合單位:縣委編辦,縣財政局、文廣局、教育局
(九)加快學校體育設施建設。加大學校體育設施投入,將學校體育設施納入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規劃。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體育場地設施及體育器材配備須達到《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要求。要把學校體育設施列為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增加經費投入,于 2017 年全面完成《健康標準》測試器材配備。鼓勵企業與中小學共建共享體育場所,積極推進公共體育場所向青少年學生免費或優惠開放,具備條件的學校體育場所設施試行對公眾有序開放。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對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給予體育器材資助。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文廣局
(十)整合資源支持學校體育。完善政策措施,采取政府購買體育服務等方式,逐步建立社會力量支持學校體育發展的長效機制,引導技術、人才等資源服務學校體育教學、訓練和競賽等活動。成立中小學生體育協會、青少年校園足球協會等,鼓勵專業運動隊、職業體育俱樂部定期組織教練員、運動員深入學校指導開展有關體育活動。支持學校與科研院所、社會團體、企業等開展多形式合作,提升學校體育工作水平。加強學校體育國際交流,加深同港澳臺青少年體育活動的合作。
牽頭單位:縣文體局
配合單位:縣發改局、財政局、民政局、教育局
(十一)加強學校體育風險管控。落實《福建省學校安全管理條例》,建立健全學校體育運動風險管理和防范機制。完善校方責任險,探索建立涵蓋體育意外傷害的學生綜合保險機制。試點探索建立并推行學生體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調解辦法。要將體育活動安全教育納入日常管理和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傷害應急處置和救護能力。加強校長、教師及有關管理人員培訓,提高學校體育從業人員運動風險管理意識和處理能力。要強化體育安全管理,對體育器材設施及場地進行安全風險分類管理,建立健全學校體育和學生校外體育活動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強對體育設施的檢查、維護和使用管理,切實保證體育場地器材符合國家安全質量標準,使用安全。舉辦大型體育活動時,要做好應急預案,預防和避免群體性安全事故發生。
牽頭單位:縣教育局
配合單位:縣衛計局、文廣局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要切實落實管理責任,把學校體育工作抓緊抓好,建立由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發改、教育、財政、體育、衛生等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強化學校體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做好學校體育工作。教育部門要成立學校體育管理股室,配備管理人員,加強工作指導、協調、督查等工作。
(二)落實管理責任。財政部門要完善學校體育的投入政策。發改部門要推進學校體育場地設施項目建設。教育部門要將學校體育納入教育發展規劃,加強監督管理和指導。文體廣電部門要把學校體育作為全民健身計劃的重點,在技術、人才、場地和體育組織建設等方面,加大對學校體育工作的支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協調體育師資的配備,會同教育部門搞好師資崗位培訓。機構編制部門要合理確定編制數量和結構。衛生計生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做好健康教育、學生體檢、應急救護培訓等。共青團組織要配合教育部門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青少年陽光體育運動。宣傳部門要通過多種途徑,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及網絡手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新聞宣傳力度,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和有效做法,營造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學校體育工作的良好氛圍。
(三)加大經費投入。縣財政部門在財政轉移支付資金和本級財力安排時,對學校體育給予一定比例傾斜。教育部門要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根據需求將學校體育工作經費納入年度預算,學校要保障體育工作的經費需求。教育、文體廣電部門、擁有高水平運動隊的學校、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及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要設立課余體育訓練專項經費。各校公用經費中可安排一定比例用于體育支出,并隨公用經費標準的提高而逐步增加。鼓勵和引導社會資金支持發展學校體育,多渠道逐步加大學校體育投入。
(四)強化考核激勵。縣政府將把學校體育工作列入政府政績考核指標、教育部門與學校負責人業績考核評價指標。按照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強化對學校體育工作的專項督導。定期開展以保證體育教學課時、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實施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為重點的學校體育工作專項督導檢查。對長期不能開足開齊體育課、不能保證大課間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的學校進行通報,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三年下降的學校,在教育工作評估中實行“一票否決”。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